[開箱] hTC re Camera 開箱及試拍
鑑於去年十月去東京一趟後,發現自拍棒雖然不錯
但是每次拿出來都要放手機、連線、拉長、拍照等等的步驟很麻煩
再加上日本許多地點已經限制使用自拍棒
所以去年回來後就在打算買台可自拍的工具
(iPhone前鏡頭視角不夠廣,GG)
何況,下周要去東京參加演唱會
而這想法不得不趕快實現
從一月初開始就慢慢注意近年流行的運動攝影機
不管是GoPro、小蟻、Ricoh theta等等
找來找去還是台灣品牌hTC re比較適合我
但是一台動輒五~六千元,對一般上班族來說
C/P值不算太高
而最近各大公司的尾牙,就讓我撿到了便宜
以不到三千五元的價格購入全新hTC re
立馬拿來試用試拍,以下是今日玩得一些照片及心得

拆封後這樣,網路上看到官方照片以為很大一台
但長度只有一個手掌寬而已,握感不錯

re沒有開關機鍵,握起時會自動開機
手放開隔陣子就會自動關機
這是在台北車站用4:3+廣角設定

室內16:9(未開啟廣角)

一樣是4:3+廣角
京站四樓
下面兩張是比對圖,第一張是4:3
這一張則有開啟廣角
櫥窗內的木作物品,廣角設定可以把全部拍近來喔!
京站一樓外廣場,也是一樣使用4:3+廣角
在天橋下往前拍,下面兩張是比對圖
4:3+廣角
這張則為16:9(未開廣角)
即便在公車內,也可以拍得很廣
因為re沒有自動對焦,所以非常不適合近拍
食物寫真照也就免了,這是距離桌子30公分左右拍得
依舊有開啟廣角
這張是比對圖,近拍就完全不行了
戶外照,斜拿re鏡頭對摩天輪+天空
成像還OK
16:9未開廣角
16:9(開啟廣角)
16:9(開啟廣角)
16:9(開啟廣角)
夜拍街景(以下皆為16:9並未開廣角)
內湖知名的737巷
心得:
hTC re Camera以水管造型&基本防水來說還不錯
手持拍照,握感很扎實,因為沒有螢幕可看
在拍照時,一定要拿正拍才OK
另外,今天在試拍時
re是可以支援邊充電邊連手機APP拍照的喔
也就是用手機當螢幕邊走邊拍
只是手機得耗電也不小
成像方面來說,放在手機、臉書或洗照片還OK
但非常不建議剪裁,因為放大後銳利度不夠,線條會糊
亮度在室外拍照可能會偏暗,算是扣分的地方
另外,要改變拍攝的比例及開關廣角都需要連至手機APP才能變更設定
這也很麻煩
但是以我不到三千五百元的價格買到
我覺得這C/P值還可接受
下周去日本就可以再玩玩它了!
但是每次拿出來都要放手機、連線、拉長、拍照等等的步驟很麻煩
再加上日本許多地點已經限制使用自拍棒
所以去年回來後就在打算買台可自拍的工具
(iPhone前鏡頭視角不夠廣,GG)
何況,下周要去東京參加演唱會
而這想法不得不趕快實現
從一月初開始就慢慢注意近年流行的運動攝影機
不管是GoPro、小蟻、Ricoh theta等等
找來找去還是台灣品牌hTC re比較適合我
但是一台動輒五~六千元,對一般上班族來說
C/P值不算太高
而最近各大公司的尾牙,就讓我撿到了便宜
以不到三千五元的價格購入全新hTC re
立馬拿來試用試拍,以下是今日玩得一些照片及心得
拆封後這樣,網路上看到官方照片以為很大一台
但長度只有一個手掌寬而已,握感不錯
re沒有開關機鍵,握起時會自動開機
手放開隔陣子就會自動關機
這是在台北車站用4:3+廣角設定
室內16:9(未開啟廣角)
一樣是4:3+廣角
京站四樓
下面兩張是比對圖,第一張是4:3
這一張則有開啟廣角
櫥窗內的木作物品,廣角設定可以把全部拍近來喔!
京站一樓外廣場,也是一樣使用4:3+廣角
在天橋下往前拍,下面兩張是比對圖
4:3+廣角
這張則為16:9(未開廣角)
即便在公車內,也可以拍得很廣
因為re沒有自動對焦,所以非常不適合近拍
食物寫真照也就免了,這是距離桌子30公分左右拍得
依舊有開啟廣角
這張是比對圖,近拍就完全不行了
戶外照,斜拿re鏡頭對摩天輪+天空
成像還OK
16:9未開廣角
16:9(開啟廣角)
16:9(開啟廣角)
16:9(開啟廣角)
夜拍街景(以下皆為16:9並未開廣角)
內湖知名的737巷
心得:
hTC re Camera以水管造型&基本防水來說還不錯
手持拍照,握感很扎實,因為沒有螢幕可看
在拍照時,一定要拿正拍才OK
另外,今天在試拍時
re是可以支援邊充電邊連手機APP拍照的喔
也就是用手機當螢幕邊走邊拍
只是手機得耗電也不小
成像方面來說,放在手機、臉書或洗照片還OK
但非常不建議剪裁,因為放大後銳利度不夠,線條會糊
亮度在室外拍照可能會偏暗,算是扣分的地方
另外,要改變拍攝的比例及開關廣角都需要連至手機APP才能變更設定
這也很麻煩
但是以我不到三千五百元的價格買到
我覺得這C/P值還可接受
下周去日本就可以再玩玩它了!
留言
張貼留言